深度解读: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公司介绍 06-30 阅读:7 评论:0

海水淡化后的废水,都排到哪里去了?有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益么?

海水淡化需要去除其中的盐分,通常工厂会将这种高浓度的“副产品”倾倒回海中,但这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

好消息是,麻省理工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处理工艺,能够让原先的副产废弃物可用来淡化更多的海水。

该技术融合了广为人知的标准化学过程,通过纳米级的工艺,从初级盐水中去除不需要的化合物,然后进行一个或多个阶段的电渗析。

深度解读: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于是乎,盐水被转化成了有经济效益的实用化学物质,比如氢氧化钠。图自:MIT】


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通常可用其来改变进入脱盐设备的海水酸度,且有助于防止除盐过滤膜结垢。

以前工厂经营者必须出资购买该化学品,但通过 MIT 的新机制,工厂可以现场制造超出其运营所需的氢氧化钠,并将多余的化学品出售给其他人。

此外,MIT 新工艺能够通过海水淡化过程来生产盐酸,这又是一笔客观的销售来源。科学家表示,工厂无需再将废水泵入大海,从而进一步节省运营成本。

目前 MIT 研究团队正在对该原型项目机型技术试验和改进,最终降低设备的系统成本和功率要求。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期刊上。原标题为:

《Direct electrosynthesis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hydrochloric acid from brine streams》

《盐水流中直接电合成氢氧化钠和盐酸》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助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上涨。然而我国淡水资源紧缺,海洋资源就成为了我们开发的新目标。面对这一现状,我国的海水淡化的需求市场得到增长,海水淡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研发与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许多成就,无论是技术、成本还是规模来说都有着一定的提升。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还是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其中反渗透膜技术由于具有投资省、能量消耗低、建造周期短等诸多优点脱颖而出。

  反渗透膜技术的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根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分离这些物质和水。该膜元件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溶解的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在高流速下还具有高脱盐率、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也能在低操作压力下发挥作用。而且反渗透膜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突出优势便是脱盐率高,单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可稳定在90%以上,双级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可稳定在98%以上。还能减缓原水水质波动而造成的产水水质变化,从而有利于生产中水质的稳定,这对纯水产品质量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推动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反渗透膜技术不仅可以过滤掉海水中的盐分留下可饮用的净水进行下一步处理,还具有通量大、产水量高的特点,为海水淡化工程提供原动力。

  编辑:柒柒 技术:星星

  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莱特莱德”,否则视为侵权,感谢配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鄂ICP备2025122117号-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